創業本質是什么?

2017/4/26 11:35:13來源:青年創業網熱度:6208

孫陶然,中國最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他曾經在廣告、公關、媒體、電子產品、金融服務、基金等多個行業6次創業,均業績不俗,創辦了包括拉卡拉、藍色光標、考拉基金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  

孫陶然也是暢銷書《創業36條軍規》的作者,該書銷量超過百萬冊,被譽為中國的創業圣經。  

4月20日,山東青廬會3周年慶典上,孫陶然講述了自己多年來的創業心得與經驗,以下為島君**整理的現場創業秘笈放送。  

我們都是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我們會面臨很多困惑和問題,包括在經營上的問題,管理上的問題。1999年,當我去操盤商務通的時候,我認為自己已經洞察了企業的真諦,那時候30歲,志得意滿,當然,我們做的也不錯。但是過了幾年,當我看到了更多的東西之后,我非常困惑,覺得我自己不太懂市場,不太懂營銷了。其實認知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要不斷地、無限地去接近那個真理。  

關于創業的本質,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個感悟,也是我目前的認知。  

創業的本質是一種方式  

三十年前叫下海,那個時候說誰下海了,大家都瞧不起。為什么?**,大家認為找不到鐵飯碗的人才會去下海。第二,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下海的人很多是監獄釋放人員或者五大黑粗。那時創業是貶義的。四年前,創業者變成了英雄。去年開始,很多人說創業又非常冷了。  

不管外界對創業怎么看,我認為我們創業者應該很清楚,創業其實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沒有好壞之分,就看你適不適合這種方式。有的人適合,他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可以活得很快樂,反之,他就會活得很糾結,很難受。  

創業是和平時期最絢麗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什么呢?不確定性特別大,也因此特別絢麗多彩。你去創業,一年經歷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可能大于不創業的人五年的經歷。所有的創業者在創業的時候,一定要認清楚這一點。如果你就是喜歡挑戰,喜歡好奇,喜歡不確定性,那你就選擇創業。不要因為鼓勵去創業,也不要因為大家都去創業而去創業,一定是要看,你想不想選擇這種生活方式,你喜不喜歡這種生活狀態。如果答案都是yes,那么你去創業。  

我見到非常多的創業者,是稀里糊涂出發的,根本沒有想清楚就開始了。但是創業,一旦開始,哪怕你立刻結束,都是一個機會成本特別巨大的事情。這有點像買車,一輛新車,你只要買到手,把牌子上上去,一公里沒開把它賣掉,至少打九折。而且一旦把企業創辦起來了,把它關閉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我認為創業也不一定需要做非常充分的準備,也沒有必要把想做的事想得很清楚。但對于喜不喜歡這種生活方式,要想清楚。  

創業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應該一邊創業一邊生活。我看到很多創業者一旦創業,就沒日沒夜地工作,想著成功之后再去享受生活。事實是,沒有結束的那一天,即便你退休了,你依然對這個企業牽腸掛肚。創業是一輩子的事情。你總不能說,我這輩子創業,下輩子生活吧?  

我的微信簽名是:把六分之一時間留給戶外。我到過北緯九十度,開車穿越過撒哈拉沙漠。每個季度有兩個星期,大概做到了把六分之一的時間留給戶外,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體會到,這樣的生活節奏對創業有個好處,就是你走到大自然中去,行萬里路,包括結識的人,跟他們溝通的時候,你的見識拓展了,平時很多想不清楚的問題也豁然開朗。這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領軍人物。

免責聲明:稿件文字來源于木業網新聞部原創,圖片由相關企業提供,如涉及版權問題,由該企業負責,并請版權方聯系本網,本網將及時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