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多家企業IPO再按“暫停鍵”

2024-05-11來源:新快報熱度:5997

進入2024年,家居企業IPO(首 次公開募股)道路依舊頗為坎坷。近日,新明珠、馬可波羅、悍高集團、遠超智慧、皇派家居、圖特五金、好博窗控等多家企業再次被中止上市審核進程,其中皇派家居已謀劃上市近4年。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選擇另謀出路,通過新三板掛牌或轉戰北交所。今年,家居行業能否走出低谷,迎來新上市企業?

皇派、遠超智慧等多次被中止上市審核

今年初恢復上市審核流程的消息還未“焐熱”,多家家居企業的上市道路再次按下“暫停鍵”。

在上述企業中,中止原因大多是因為“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除了悍高集團,圖特五金、新明珠、馬可波羅已經是第二次因為財務資料更新問題被喊停IPO,皇派家居和遠超智慧則是第三次被中止審核。另外,好博窗控主動申請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深圳時代裝飾股份有限公司IPO審核被深交所終止。

過去三年,泛家居行業一度迎來上市熱潮,多家家居企業密集遞交招股書,但資本市場的反應頗為平淡。記者梳理發現,相較2022年超過10家泛家居企業成功上市,2023年僅有豪江智能(301320)、致歐科技(301376)、恒尚節能(603137)和森泰股份(301429)4家成功上市,主營業務涉及智能家居產業、家居跨境電商、幕墻裝飾和木塑地板。

業內普遍認為,家居企業IPO遇冷或源于企業業績表現不夠理想。以時代裝飾為例,該公司在2016年至2022年間曾3次遞交招股書。2018年因“資產負債率持續較高”“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且持續增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報告期內持續為負數”等問題,時代裝飾**上市申請被否。2020年,時代裝飾重啟IPO并于當年年底**披露招股書申報稿,并在兩年后其深交所主板**申請獲批,證監會曾對其資產負債率過高、應收賬款余額較高等問題提出問詢。但截至其撤回上市申請,公司始終未完成一輪審核問詢回復。

廣東省定制家居協會秘書長曾勇對此表示,去年至今,家居行業上市進程并不順利。究其原因,除了內外部競爭加劇,行業內卷激烈,企業盈利能力表現不佳等因素以外,還與資本市場對家居企業的審核日趨嚴格,IPO收緊等方面有關。

去年8月,證監會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企業上市門檻逐漸提高。據公開報道,今年以來滬深北交易所已公布終止審查(撤材料+否決/終止注冊)企業135家。其中,133家均為主動撤單、1家IPO上會被否、1家因未及時消除中止審核情形或補充提交有效文件而被終止審核。

行業分析認為,資本市場更青睞科技類企業,家居、家電、食品等相對傳統、行業壁壘較低的行業則被劃入限制類“黃燈行業”,雖說未對泛家居企業采取“一刀切”的限制態度,但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審核部門對于企業的盈利能力、創新能力、治理結構等方面的要求無疑愈加嚴格。

扎堆新三板掛牌或轉戰北交所謀出路

面對IPO監管加強,華劍智能、千年舟、瑪格家居等企業選擇另謀出路,通過新三板掛牌或轉戰北交所。譬如,瑪格家居去年謀求深交所IPO未果后,火速宣布轉戰新三板,借助“渝股通”綠色通道機制,從受理申請到掛牌新三板,用時不足三個月,相較傳統方式縮減約近一半時間。今年4月15日,瑪格家居啟動北交所IPO輔導,半個月后輔導備案申請獲受理。

事實上,從新三板轉至北交所上市,在近兩年成為不少家居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手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單是照明領域,從2023年至今已有10余家新三板照企成功掛牌北交所或正在謀求轉板上市。

北交所為何受到家居企業青睞?從現有上市條件來看,北交所與滬深兩地相比要求相對較低。在利潤方面,深交所和上交所**2年的利潤標準為正數,且累計凈利潤≥5000萬元,北交所需要近兩年的凈利潤平均大于1500萬元。在市值方面,深交所創業板和上交所科創板的**市值要求是≥10億元,而北交所的**市值要求僅為≥2億元。

盡管如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北交所以服務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發展方向,瑪格家居這種偏傳統行業的公司最終能成功上市的幾率并不算高?,敻窦揖右苍诠嬷刑岬?,“公司最近3年的財務數據可能存在不滿足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條件的風險。根據公司已披露的最近3年財務數據,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為計算依據)分別為10493.70萬元、8253.88萬元和5886.27萬元?!?

從2023年業績看,瑪格家居交出的成績單亦不理想,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3億元,同比下降1.26%,凈利潤6221.66萬元,同比下降29.20%。而對比同期的九大定制上市企業,歐派、索菲亞(002572)兩家企業營收均達到百億級,其他企業也跨入十億或數十億的營收陣營中。

45家企業僅18家營收凈利雙增

當前,家居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疊加消費需求減弱,市場競爭也在持續加劇。記者統計2023年財報發現,軟體、定制、成品、陶瓷、衛浴、賣場等45家家居企業中,有26家營收同比增長,19家企業營收同比減少;有25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20家企業凈利潤同比減少;僅有18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整體來看,行業營收增速收窄,只有個別細分領域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頭部企業營收、凈利增幅依舊穩健,中腰部企業業績分化,個別企業營收利潤甚至大幅下降。

此前,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賣場景氣指數報告時指出:“隨著春季旺季來臨,賣場及各建材家居企業陸續開展豐富多樣的營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入店,市場人氣有所回升。但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仍然凸顯,企業對后續建材家居消費潛力的持續釋放存在擔憂?!?

有市場聲音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家居企業的IPO受阻,也促使其重新審視內在的投資價值,包括如何在營收和盈利上持續穩健增長等。也有行業人士持樂觀態度,認為“家居企業IPO遇冷的境況或在今年有所改變”。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告訴記者,家居行業的發展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產品需求直接受到商品房銷售量、商品房交收期、二手房交易及翻新改造數量的影響。當下多地房地產政策松綁,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漸回暖,家居行業今年下半年的業績或普遍有所好轉,也有利于企業的IPO沖刺。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