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賣6億,這個品牌有點牛!

2021/10/26 16:04:38來源:澎湃新聞熱度:6449

2017年自熱速食的爆發元年。

到2019年中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35億,2020年疫情的黑天鵝,讓自熱鍋賣貨40億。

市場上亮眼的成績,資本也看在眼里。

2021年4月,“自嗨鍋”完成C++輪融資,這個在2018年正式走進市場的自熱火鍋品牌,目前已經完成5輪融資,已披露的融資總額達到2億人民幣和五千萬美元以上,得到包括北京泰康投資、中金資本、興旺投資等一眾資方背書。

能收獲資本的青睞,離不開自嗨鍋近年來營收表現:

從2018年3月一登陸天貓旗艦店就在一天之內奪得全網“單品銷冠”,在當年618購物節成為天貓的銷量冠軍和京東的平臺流量冠軍。

僅在去年的雙十一期間,銷售量更是突破十億大關,還一度火到“21分鐘爆賣1個億”。

市場從來不缺競爭者,目前入局自熱食品市場的,有傳統火鍋大佬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德莊,也有莫小仙、小樣等新生網紅品牌,更有良品鋪子、統一、康師傅、白象這些傳統的方便食品大佬。

自熱火鍋到底有什么魔力,讓這么多巨頭紛紛下水賣起了鍋呢?自嗨鍋憑什么火?在自熱食品的風口平靜之前,它的產品競爭力還能讓它嗨多久?

1

自嗨鍋的造物哲學

在速食小火鍋盛行之前,已經有眾多打造自熱品牌提前試水,但無一例外,在產品熱度、銷量及關注度上,都不及自嗨鍋。

這不禁令人懷疑:自嗨鍋到底是做了什么,才擁有了這般成績?

2020年雙十一,自嗨鍋品牌僅用21分鐘銷售額突破億元,作為方便速食品類中的王炸選手,自嗨鍋早就成為了業內“網紅”。

或許是看到自嗨鍋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品牌齊頭并進,直奔自熱火鍋這一領域,品牌同比增長將近400%。

在這種情況下,自嗨鍋卻依舊能保持銷售額遙遙領先的好成績,究其根本,是因為自嗨鍋肯花錢宣傳品牌。

自嗨鍋抓住Z世代消費者,并將網紅道路走到了極致。

肯拿出每年3個億的經費用來做推廣,這個數額,都是很多企業不敢或者說不肯嘗試的。后來,意識到宣傳重要性的自嗨鍋,更是憑借營銷出圈,甚至一舉斬獲2021CAMA中國廣告營銷年度營銷創新品牌獎。

但實際上,自嗨鍋的營銷策略只分兩步:

策略一:精準把控住平臺的“流量密碼”。

用一大批性價比高的腰部博主+一小部分影響力大的頭部博主+直播電商大V賣貨的組合打法,傳播抖音的UGC內容

在“流量即正義”的時代,自嗨鍋因率先掌握了網紅造勢的概念,入住市場后,直接打響了品牌市場額度爭奪戰。當消費者接受了這個設定,在聯想到自熱火鍋時,**反應肯定是自嗨鍋。

策略二:成功讓“半個娛樂圈都在吃”。

在《少年派》等影視劇植入后,自嗨鍋銷售額破5億。

2020年,自嗨鍋聘請代言人虞書欣、投分眾播放魔性廣告、抖音全網開屏、中國新說唱、明日之子等大綜藝植入、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植入。

自嗨鍋通過明星推薦、綜藝/影視/游戲植入等方式,打造出“半個娛樂圈都在吃自嗨鍋”的現象,全面滲透攻占年輕人的消費場景,實現品牌力裂變。

2020年,自嗨鍋累計實現20億元銷售額,連續三年蟬聯天貓品類**。

根據據CBNData《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各大外賣平臺的用戶多為年輕群體,且25歲以下用戶群體,貢獻了超40%的消費數額。

除此之外,還有數據顯示,我國單身人口正在逐步增長,單純2018年,我國的單身人口就已經超過2.5億,其中近1/3的單身成年人是獨居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自嗨鍋一經推出自然而然會受到此類群體的歡迎。

畢竟“不愛做飯”、“懶的動彈”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現狀?;谶@種市場行情,找到適合的明星代言產品,并始終明確產品定位,適時進行營銷策劃。就一定能夠突出重圍。

與此同時,自嗨鍋也在積極將廣告融入目標受眾活躍的線下生活場景,比如在電影院和電梯等屏幕滾動播放廣告。

同時,早在2019年就自嗨鍋進軍全國約八成的城市實體商超,比如沃爾瑪、永輝、盒馬等,跑馬圈地擴大市占率。

2021年7月還在上海和杭州開設以煲仔飯為賣點的實體餐飲門店。

2

深挖消費潛力,全靠SKU花樣夠多?

挖掘“一人食”的就餐場景的潛力——便利的同時能享受烹飪樂趣,推出“夜宵鍋”“畫面”“玩蒸的”等品類在外賣和泡面之間找到容身之地。

火鍋品類的消費痛點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口味和選擇的多樣性。

目前自嗨鍋的SKU已經達到200個以上,還囊括了火鍋、粉面、煲仔飯等多種制作方式不同的主食品類。

和傳統方便面相比,自嗨鍋不但口味多,就連菜品品類也更全面。

和方便面單一的形式相比,基于多品類SKU的自嗨鍋花樣更多,消費者的選擇性也更多。

蔡紅亮稱自嗨鍋的供應端目前有14家分管不同品類的工廠,通過單個食材之間的排列組合可以衍生出無限的產品,有效優化生產效率。

當然,僅靠SKU并不能滿足自嗨鍋未來的發展預估。

目前,自嗨鍋也正在嘗試于華南地區開設線下門店,目前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

對于菜品的研發,自嗨鍋延續了速食產品的分支,將菜品歸納為充電煲、美味火鍋煲、小菜三個系列。

且人均消費均不高,符合當代打工白領的消費水平,一個成年人一頓飯的花銷大概在30元左右,和自嗨鍋速食產品的價格不分伯仲。

與此同時,自嗨鍋線下門店,也十分看好煲仔飯的市場,并全力推薦其成為明星產品。

只是,目前自嗨鍋線下店仍缺乏對供應鏈細致的管理,其中就包括菜品、肉類、調味料的統一。作為連鎖品牌,自嗨鍋想要在線下扎根,更需要注重對源頭產品的把握。

目前來看,自嗨鍋仍沒有完善好食材供應鏈。

所以自嗨鍋線下店開設之后,并沒有達到預期火爆的效果。

賽道紅海,自嗨鍋后勁不足

自嗨鍋過的并不安穩,自熱食品同類競爭者繁多。

包括傳統連鎖火鍋品牌呷哺呷哺、海底撈等的外賣產品和自熱火鍋在內,快消玩家三只松鼠、今麥郎等都已經加入了這場市場爭奪者。

并且,同樣是“網紅”出身的莫小仙,也在推進新品發布,在運營模式上,也和自嗨鍋十分相似。

當產品同質化嚴重,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很容易讓消費者忠誠度降低,因此喪失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面對市場份額的過度飽和,自嗨鍋的處境顯然也沒有之前那么輕松。

與此同時,作為速食火鍋流量天花板的自嗨鍋,在產品方面目前還沒有突出的優勢——主打的FD宇航凍干加工技術對口味的加持不足,反而增加了成本。

同時,仍然無法克服食材在口味上,與真正去門店吃到的火鍋相距甚遠,且性價比不高的尷尬之處。

提升產品多元化口味和豐富食材,也成為自嗨鍋目前即將面對的比較棘手的問題。

盡管在某種程度上,自嗨鍋確實做到了行業前列,但想要成為王牌產品,它仍然缺乏部分實力,而這也意味著,自嗨鍋不能有任何懈怠。

回顧自嗨鍋創立之初,是在家都能吃到與火鍋店相媲美的“一人食”速食火鍋。

這般看來,技術不成熟以及產品優勢不夠明顯,都導致自嗨鍋在相同產品競爭市場中的占有率逐漸下滑。盡管短期內并無太大數據上的波動,但未來如何,還很難預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熱火鍋還潛藏著不小危險,自熱火鍋爆炸事件新聞并不少見。

黑貓投訴平臺上,自嗨鍋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是投訴的重點,大多是出現異物、加熱包破裂等問題。

對于自嗨鍋來說,能不能將產品優化,也是它此刻最重要著手改善的關鍵所在。

不可否認,疫情后,自嗨鍋發展勁頭迅猛。

但想要在這個賽道中獲取成功,自嗨鍋還有很長的一條路需要走。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